Welcome to WUST,You are using IPv6 to access this website!
文章摘要
谭 明 方.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“国家行为”研究[J].武汉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,17(5):536-548.
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“国家行为”研究
投稿时间:2015-07-07  
DOI:
中文关键词: 农村土地制度  国家行为  主体意志  农民  人民公社  承包制  集体所有权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编号:08BSH040).
作者单位
谭 明 方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,湖北 武汉430073 
摘要点击次数: 5197
全文下载次数: 1622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建国以后,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是由国家主导确立的。六十多年来,“国家行为”发生过三次类型转变,即20世纪50年代初期转向以巩固政权为取向,70年代末转向以发展经济为取向,21世纪初转向以道德正义为取向;相应地,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发生过三次类型变化:从人民公社制转向农户承包制,再转向农民集体所有权。“国家行为”每一次转变后的价值取向特征表明,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必定会存在“主体不清、权能残缺、权利不明”问题,并且国家不可能认真去解决。2013年以来,“国家行为”正在发生第四次类型转变,即转向以公正平等为价值取向的类型;强调健全制度特别是健全法律制度成为国家统治类型的主要特征。因此,国家认真解决农村土地制度中的“主体不清、权能残缺、权利不明”问题,建立“归属清晰、权能完整、流转顺畅、保护严格”的农村土地制度及相应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,才成为了可以期待的事情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