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期刊介绍
编委会
稿约信息
过刊浏览
杂志订阅
联系我们
留言板
帮助
按年份查询
2023年
2022年
2021年
2020年
2019年
2018年
2017年
2016年
2015年
2014年
2013年
2012年
2011年
按期刊分类显示
按栏目分类显示
文章编号
中文标题
作者
年卷(期):起止页码
复制
第1期
20160101
论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
陈石明
2016,18(1):1-5
20160102
十八大以来党对互联网治理的新认识
王水兴,周利生
2016,18(1):6-11
20160103
欧亚七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分析
戴卫东
2016,18(1):12-16
20160104
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择偶观影响研究
曹志刚,王庭庭
2016,18(1):17-22
20160105
人的城镇化建设的社会质量路径
项松林,徐小芳
2016,18(1):23-28
20160106
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
陈丽,宋菊芳
2016,18(1):29-33
20160107
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的演变
徐功献
2016,18(1):34-40
20160108
直接性视域下的我思与我在——从笛卡尔到康德
刘凤娟
2016,18(1):41-46
20160109
哲学的“哥白尼式革命” ——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重建
李伟
2016,18(1):47-49
20160110
德勒兹哲学之解辖域化
康有金
2016,18(1):50-55
20160111
宗教社会学视野中的“韦伯命题”——兼论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
刘文娜
2016,18(1):56-61
20160112
简析“北宋四子”的政治理想——以《近思录·卷八》为中心
罗贵绒
2016,18(1):62-66
20160113
运用刑事法制理念应对恐怖主义犯罪问题研究——以美军利比亚反恐为切入
齐文远,夏凉
2016,18(1):67-73
20160114
联合国集体经济制裁与第三国的贸易、投资权益保护——基于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境外实施风险考虑
赵洲
2016,18(1):74-79
20160115
手机:作为一种上瘾物品的分析——基于上瘾物品经济学的视角
刘秀光
2016,18(1):80-88
20160116
国民政府对构建战后东北亚政治秩序的设想——中国《对日和约草案》评议
彭敦文
2016,18(1):89-97
20160117
论张难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与活动
张继才
2016,18(1):98-102
20160118
论“新媒体”概念的基本内涵
何华征
2016,18(1):103-107
20160119
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30年:发展历程、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
李科
2016,18(1):108-112
20160120
基于领导式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—— 一次实验性运用的总结与反思
刘菁菲,鲁子问
2016,18(1):113-116
第2期
20160201
1949~1976年:中国社会结构转换中的意识形态取向
王智
2016,18(2):117-123
20160202
国家与资本关系探析——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为视角
沈广明
2016,18(2):124-127
20160203
“两个决不会”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
徐文粉
2016,18(2):128-134
20160204
地方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——以义乌市出租车改革为例
张海柱
2016,18(2):135-141
20160205
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:职能转型与机制创新
耿达
2016,18(2):142-147
20160206
压力型体制下的社会治理创新:突破抑或复制?——基于W市政社互动改革的实证分析
孔凡义,张苗
2016,18(2):148-151
20160207
习近平政治规矩论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
郑自立
2016,18(2):152-156
20160208
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“特色”探析
陈水胜
2016,18(2):157-161
20160209
政治骗局与极权主义的幽灵
亨利·吉鲁
2016,18(2):162-168
20160210
论亚里士多德的善观念
邵华
2016,18(2):169-175
20160211
施莱尔马赫与安瑟伦的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
黄毅
2016,18(2):176-182
20160212
劳动批判作为一种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——基于马尔库塞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》的分析
司晓静
2016,18(2):183-188
20160213
侦查阶段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对策思考
戴中祥
2016,18(2):189-194
20160214
政府信息公开中商业秘密的公开标准——从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出发
陈杰
2016,18(2):195-199
20160215
遗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
胡绍雨
2016,18(2):200-205
20160216
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公司监事会治理改造
朱信贵
2016,18(2):206-210
20160217
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
于永阔
2016,18(2):211-216
20160218
邓演达社会思想探析
陶季邑
2016,18(2):217-222
20160219
民初北京政府设立过程中之权力纠葛
丁健
2016,18(2):223-227
20160220
从“梁启超宪草”看民初中间势力的政制抉择
陈浩
2016,18(2):228-232
第3期
20160301
论电子化政府建设中的公共政策信息系统及其优化
钱再见
2016,18(3):233-244
20160302
信息流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重塑
汪波
2016,18(3):245-251
20160303
价值、制度与能力——法治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与理路
李新廷
2016,18(3):252-256
20160304
谁来承接天籁之音?——传统形而上学与海德格尔哲学比较及其意义
强以华
2016,18(3):257-262
20160305
福斯特的生态基本三角思想简析
孟根龙
2016,18(3):263-267
20160306
斯宾诺莎的“神”学辨析
黄启祥
2016,18(3):268-273
20160307
论列斐伏尔“空间生产”的资本批判
孙全胜
2016,18(3):274-280
20160308
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、具体展现及其基本形态
杨志臣
2016,18(3):281-284
20160309
困境与出路:党代会常任制必须实体化
郭文亮,李金哲,单文龙
2016,18(3):285-290
20160310
政策终结过程中公法权精英的权力异化与优化
曲纵翔
2016,18(3):291-294
20160311
依托高校“中国梦”文化教育引导个体民族感重建
经理,张健华
2016,18(3):295-299
20160312
毛泽东的思想教育艺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——以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为例
孙清华
2016,18(3):300-303
20160313
论王夫之伦理思想中的自然权利观
于建东,郑楠
2016,18(3):304-311
20160314
从“大王去邠”看儒、道政治哲学之分途
崔晓姣
2016,18(3):312-317
20160315
城市化改造传统农民——基于劳动力城乡双向流动的视角
石智雷,施念
2016,18(3):318-327
20160316
女性公益组织服务递送研究——以“金太阳”社区养老服务为例
张赛玉
2016,18(3):328-332
20160317
机票销售代理合同纠纷类型及其司法认定
郝秀辉
2016,18(3):333-337
20160318
论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的法律规制
孔东菊
2016,18(3):338-342
20160319
动物保护的“十字路口”——我国民法典编纂中动物保护策略的展开
徐东
2016,18(3):343-348
第4期
20160401
马克思现代性哲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
赵凯荣
2016,18(4):349-363
20160402
康德与近代西方宗教哲学的转向
闻骏
2016,18(4):364-368
20160403
语词之争还是实质之争?——论笛卡尔与摩尔的空间观之争
刘铮
2016,18(4):369-372
20160404
论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公众参与
李传军
2016,18(4):373-377
20160405
基层领导干部“滥政”与“懒政”之死循环怪圈及破解思路探究
文丰安
2016,18(4):378-381, 432
20160406
社会权利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展望
庞文 王小亮
2016,18(4):382-387
20160407
机理探析与理性调适: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治理实践的启示
王余生
2016,18(4):388-394
20160408
科学范式转换中的政府模式变革要求
周军
2016,18(4):395-400, 438
20160409
寻求全面深化改革最大公约数的三维探析
肖潇,肖新发
2016,18(4):401-405
20160410
劳务派遣:本源、效应及其立法因应
朱京安
2016,18(4):406-409
20160411
论专利行政执法以罚代刑及其刑法应对
姜瀛
2016,18(4):410-414
20160412
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法律控制——以地方债务置换为视角
李安安
2016,18(4):415-420
20160413
市场饱和下的经济增长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
翟杰全
2016,18(4):421-427
20160414
企业家的边界:社会声誉与市场租金
严维石
2016,18(4):428-432
20160415
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碳减排的演化博弈分析
曹飞
2016,18(4):433-438
20160416
基于熵的应急物流网络稳定性研究
赵静娴
2016,18(4):439-442
20160417
枭首与死刑制度
柏桦
2016,18(4):443-448
20160418
中国古代陪都留守官制演变初探
丁海斌,刘文静
2016,18(4):449-460
20160419
大学生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理论研究——概念、属性与影响因素
刘华才,刘运显
2016,18(4):461-464
第5期
20160501
“君从叙拉古来?” ——评深陷“洞穴”中的哲人
孙冠臣
2016,18(5):465-471
20160502
“自由”不能止于“解放”:论阿伦特的自由观
杨明佳
2016,18(5):472-477
20160503
货币的金融化、符号化与幻象化 ——基于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哲学阐释
沈广明
2016,18(5):478-483
20160504
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——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
邸乘光
2016,18(5):484-492
20160519
希望中国继续和平地发展——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副主任薛龙教授访谈录
陶季邑
2016,18(5):489-492
20160505
民主转型中族际冲突的政治制度原因探析
丁岭杰
2016,18(5):493-498
20160506
我国法治转型:挑战与任务——基于政治生态学分析
王颖,曾旭
2016,18(5):499-503
20160507
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
龙玉其
2016,18(5):504-507
20160508
“发展”之路:发展经济学视野下的“农民工”研究反思
周燕玲,陈映芳
2016,18(5):508-515
20160509
各国经济增长中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
邹薇,楠玉
2016,18(5):516-525
20160510
宏观经济波动、管理者预期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研究
李秉成,江婉滢,尹行
2016,18(5):526-533
20160511
企业为何需要责任型领导?——关于责任型领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
周勇
2016,18(5):534-540
20160512
晚清民国时期三大政治运动对佛教和道教的影响
孔令宏
2016,18(5):541-546
20160513
民初舆论界塑造国民理想人格思想管窥
赵炎才
2016,18(5):547-552
20160514
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适切性困境及其突破
周兴国
2016,18(5):553-558
20160515
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
丁宇,张雅勤
2016,18(5):559-562
20160516
机械工程专业“三阶三型三自主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
曾良才,蒋国璋,汤勃,陈新元,侯宇,李公法
2016,18(5):563-567
20160517
中国通俗小说发生论
王齐洲
2016,18(5):568-575
20160518
林语堂与西方“北京形象”话语的互动
陈金星
2016,18(5):576-580
第6期
20160601
消费社会消费什么?——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启示
王晓 升
2016,18(6):581-588
20160602
从“信息哲学”到“信息技术哲学”——一种具有唯名论色彩的研究路线转向
徐英瑾
2016,18(6):589-602
20160603
也谈儒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
郝立忠
2016,18(6):603-610
20160604
墨者的生死诠释
萧宏恩
2016,18(6):611-616
20160605
集体作为复杂系统的运动与进化
季士强
2016,18(6):617-620, 636
20160606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进程
孙力
2016,18(6):621-624
20160607
五大发展理念与“中国形象”的塑造
竟辉
2016,18(6):625-629
20160608
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劳动思想
李岁月
2016,18(6):630-636
20160609
关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哲学反思
李燕,赵士发
2016,18(6):637-642
20160610
有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比较
宋林泽
2016,18(6):643-648
20160611
当正式制度遭遇非正式规范:小产权房成因的新思路
张杨波
2016,18(6):649-653
20160612
从个体到全体——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
袁君刚
2016,18(6):654-658
20160613
建构式解读: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《论法的精神》
姜利标,杨继文
2016,18(6):659-664
20160614
金融福利法:金融法学研究的新领域
袁康
2016,18(6):665-673
20160615
真实可靠的地理叙事及其审美意义——对电视连续剧《亮剑》的一种再探讨
邹建军
2016,18(6):674-680
20160616
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地理学研究
李志艳
2016,18(6):681-687
20160617
陶渊明诗歌中时间意识的玄学意味——以《形影神》《桃花源诗并序》为中心
许迪
2016,18(6):688-692